《戎夷之衣》:一個“戰(zhàn)國職場人”的滑脫

時間:2025-07-28 13:07:54閱讀:0
李靜的劇作《戎夷之衣》,2022年曾收入她的五卷本文集《我害怕生活》之中。石辛強烈的戲劇行動撐起了戲劇主干,使這部劇在形貌上可以與莎劇相比較。與莎劇在人本主義勃發(fā)之初對人性的探索不同,石辛行動的動力,并非麥克白那種先天性的、純?nèi)恢鲃拥挠?/div>
第1張圖片
1/3
《戎夷之衣》:一個“戰(zhàn)國職場人”的滑脫第1張圖片
第2張圖片
2/3
《戎夷之衣》:一個“戰(zhàn)國職場人”的滑脫第2張圖片
第3張圖片
3/3
《戎夷之衣》:一個“戰(zhàn)國職場人”的滑脫第3張圖片

  ◎張杭

  李靜的劇作《戎夷之衣》,2022年曾收入她的五卷本文集《我害怕生活》之中。今年8月4日,由央華戲劇制作、黃龍斌導演完成的舞臺演繹,作為北京市文聯(lián)2024年文學藝術創(chuàng)作扶持專項資金項目,在北京老舍劇場首演。

  戎夷之衣 道德之問

  該劇以飽滿的劇場能量、以少勝多的肢體和裝置意象,帶來準確的劇場呈現(xiàn),令人驚喜。其中還存有一絲意外之感:它是理應出現(xiàn)的,因為它呼應著今天的世界,但這樣的戲在我們當今的舞臺上又幾乎沒有,因為很多戲劇患上了對“道德瑕疵”的深度恐懼癥??磶撞啃戮帒蚯髌肪湍苷业揭?guī)律:連女人在兩個男人中間選一個都是要避免的,好像選了一個而不選另一個,就成了她的瑕疵,就破壞了主人公的道德純潔性;為此寧可讓主人公死掉,也不能讓她走到選擇的那一步。規(guī)避選擇,那還是戲劇嗎?當我們這幫觀眾不是生活在現(xiàn)代嗎?

  與這些戲劇相比,《戎夷之衣》則遠為深刻。它直面惡,而且沒有對惡做出現(xiàn)代式的值得理解與寬宥的心理分析,而是超越“人人有過錯,又都情有可原”的現(xiàn)代悲劇公式,走向于今更為貼切的問題意識。

  故事有一個看似無法追溯的原點,就是那個出自《呂氏春秋》的軼事:墨家大師戎夷,為阻止楚國對魯國的吞并戰(zhàn)爭,離開齊國前往魯國支援其城防戰(zhàn);到了魯國都城時間已晚,城門未開而天降大雪,戎夷將他的棉衣讓給了弟子石辛,而凍死在城門前。這一晚發(fā)生了什么?就像《哥本哈根》中海森堡與玻爾相會的那一天到底發(fā)生了什么一樣,吸引著劇作家。

  劇作的敘事呈現(xiàn)仿佛從這個原點射出的線——不是一條而是兩條,一為前進的,一為回溯的,兩條線穿插并行。戎夷的生命雖然在那一晚停止,但他的思想活下去了,圍繞他的那條回溯的線,并非靜止或返回原點,而是向著另一個維度延伸;而石辛則是肉體多活了幾十年,成為沿著線性時間前行的故事,卻看起來早已與原點無關。

  石辛強烈的戲劇行動撐起了戲劇主干,使這部劇在形貌上可以與莎劇相比較。石辛就像莎士比亞開創(chuàng)的那些富于野心、十惡不赦的主人公麥克白、理查三世那樣,為著自己的目的一樁接著一樁作惡,毫無回轉地加速行駛——

  在他活下來的那一晚,先是歸附背叛墨家而仕楚的師叔淳于蛟,向這位攻魯?shù)某鴮④姭I出戎夷的布防圖紙,繼而做了被征服的魯?shù)氐墓賳T后,彈壓了其師門墨家的教習活動,以向強權證明自己可以成為不動情的好用工具。他以假信的計謀攀上了淳于蛟的女兒,欣喜于自己的成功——將對人心理的理解用于控制術。面對合縱攻秦之戰(zhàn)眼見的失敗,他又慕秦背楚,殺死一路提攜他的淳于蛟,作為給秦國的見面禮。當秦取代楚國占領魯?shù)?,已成秦王欽差的石辛出于對魯人反抗精神的了解,建議秦將坑殺20萬魯國戰(zhàn)俘。石辛出使齊國,在做了齊國統(tǒng)帥的師兄面前一頓悔悟表演,使得齊國相信了他釋放的錯誤信息而迅速淪陷。

  起初,石辛還有一絲掙扎,在做殘忍之事時有些緊張和猶豫,但他越干越嫻熟、越干越冷漠,甚至陶醉其中。然而易見的是,秦國統(tǒng)一的完成,意味著石辛走到了他的末路,很快被秦始皇下獄并處死。演員于曉光則在兩個小時里,將這個青年“成長”的層次展現(xiàn)清楚。

  平凡之人 平庸之惡

  我在初讀《戎夷之衣》時就產(chǎn)生一個疑慮:以毫無回轉之惡作為主人公的特質(zhì),這在戲劇上如何成立?如果成立了,這樣的戲劇是悲劇嗎?亞里士多德在《詩學》中談到怎樣產(chǎn)生悲劇效果時,界定了一種適宜悲劇的主人公——并非為非作惡,而只是犯了錯誤,卻受到超過其應得的懲罰。亞氏還補充道,對這樣人物的創(chuàng)作,“寧可(讓他)更好,不要更壞”。莎士比亞的人物為這條論斷做出了注腳,“好”不等于世俗道德意義上的好,而是一種超常性,人在逾越的瞬間往往展現(xiàn)出某種精神性。麥克白殺害忠良,連孩子都不放過,但他的欲望既是每個人都可能有的,又在他的行動中被極致展現(xiàn)。

  李靜筆下的石辛在行動上也做到了類似的超常與極致。然而,與莎劇在人本主義勃發(fā)之初對人性的探索不同,石辛行動的動力,并非麥克白那種先天性的、純?nèi)恢鲃拥挠?/p>

  石辛的目的本來只是活著,充其量是想活得好一些,做個成功者,而非渴望權力。他既沒有想過當楚王,也沒有想過取代秦始皇(而麥克白作惡的第一步就是謀殺了鄧肯老王)。我們很難將自己代入麥克白,卻可以輕易帶入石辛。因為石辛無非是一個小人物,或者說,至死都只是一個“職場人”。那么他何以會做出那么多殘忍之事呢?

  這個問題就是20世紀知識分子在反思二戰(zhàn)中第三帝國官僚、技術階層和民眾行為之時提出的“惡的平庸性”。時至今日,回到那個歷史場景的文藝作品仍層出不窮,說明這一情境在當代仍以變異的方式存在。與麥克白以野心作為第一動力不同,石辛的第一動力其實是安全感。正是因為在當時的情境下做普通人活著太難,他才想在某種“職業(yè)生涯”中謀求進步。他所看到的途徑是趨附于權力。

  這看似正確,卻存在一個誤區(qū)。戎夷曾告誡石辛不要去秦國,因為在那里活著不舒服(沒有抬頭看天的自由),也不容易(更容易不知所終)。對此石辛是沒有理解的。在石辛催促秦將白德坑殺魯人時,白德談及叔父白起殺害40萬趙軍后,晚年遭受的心靈折磨與悔過。對此石辛不知其所云般未被觸動。出于安全感的考慮,卻置更大的危機于不顧,因為利益的取得總是近處可見的,而政治歷史視野中可能發(fā)生的災難,卻相對渺遠。石辛所展現(xiàn)的正是一種看得見眼前利益,卻對宏觀、公共的事務缺乏認知的價值狀態(tài)。

  石辛的行為表面上殘忍,但由于其主動性帶有虛假的成分,戲劇能量就難以達到麥克白的程度,因此《戎夷之衣》也很難被視作一部悲劇。石辛的惡在缺少精神性光暈的情況下,更接近布萊希特式的“矮平臺上的主人公”(本雅明在《什么是史詩劇》一文中,將布萊希特的“史詩劇”實踐描述為“矮平臺上的戲劇”,即舞臺上表現(xiàn)的內(nèi)容不再是崇高的,而是需要被批判和反思的)。李靜也正是運用了布萊希特的批判之法,以平衡其主人公的道德不堪。劇中不少人物都向石辛發(fā)出過存在主義式的呼告,趨附權力的“順勢而為”雖然容易,但他仍有機會選擇在逆勢之難中“承擔責任”。而這種出于責任的行動,來自于某種理想性。

  李靜在她的戲劇創(chuàng)作中不止一次選擇墨家人物進行擬構,或因劇作家認為被中國古代王朝長期遮蔽的墨家思想與實踐,與現(xiàn)代思想可以取得某種寓意式的對應。墨家的教習與苦行,或可對應人文教育中的理想主義與清高、清貧?!度忠闹隆房赡苌婕皩θ宋慕逃膽n慮:一個人在大學階段可以寫出服膺某種學說理念的論文,而當他走入社會,需要生存,便可迅速拋棄他聽過的教誨和寫過的論文,顯現(xiàn)為一種自保的、追隨的方式。而從廣義的角度,則可想到啟蒙的蛻變,就如墨家走向衰微的過程。

  以死感化 太理想化

  戎夷之死的那一夜并非一起“羅生門”,李靜用多次閃回的方式,揭開那個她所理解的真相,抵達一個確定事實產(chǎn)生的多義性。劇中情節(jié)幾乎復刻了那段原典中的對話:“子與我衣,我活也;我與子衣,子活也。我國士也,為天下惜死;子不肖人也,不足愛也。子與我之衣!”這段偏離兼愛主義而近乎惡魔般的話語,可以想見地令劇作者著迷。李靜的戲劇給出的解釋是,戎夷說這些話的情境,是在自己死前以一出“交換角色”的教育戲劇,做出改變弟子石辛的最后努力,以使他領悟安全感原則不是人生中唯一的原則,也不是最重要的事。

  戎夷當然不想成為他所扮演的惡魔,他有這個控制力使自己與角色分開,但他也并沒有放棄自己救世的理想。這出教育戲劇,是他想出的似乎可以“兩全”的辦法——一種依賴儀式的教育手段,可將他未盡的實踐傳遞下去。這也許是教育者過于理想化了,追求完善的戎夷,他的“阿喀琉斯之踵”可能就在于此?!度忠闹隆分械氖?,完全可以脫離故事的原點——“教育者的悖論”——而存在、發(fā)展;但如果沒有這個原點,對于青年“成長”的批評就失去了一幅飽含哲理的背景。

  戎夷的死,可比希臘神話中半人馬喀戎的“自殺”——自愿換出地府中的普羅米修斯,原因是作為醫(yī)者之師的喀戎無法治自己的箭傷,感到難以忍受。很難說清,喀戎的選擇是否也意味著一種對自身責任的放棄。喀戎所代表的星宿原型,寓意靈性教導、服務與隱蔽的傷痛,并且與薩滿相聯(lián)系。墨家社群與薩滿社群似乎也存在著某種聯(lián)系,薩滿時代孕育人類技術的啟蒙,但他們的技術包含通神之術;帶有實驗、工匠標簽的墨家,以“明鬼”警寓世人。而二者都在文明的權力化后經(jīng)歷被遮蔽的命運??θ肿鳛橐环N文化原型的意象,不斷回響于后世——《紐倫堡的名歌手》中的工匠導師與《帕西法爾》中受傷的國王……并再一次復現(xiàn)于一個中國劇作家的心象之中。

  攝影/果果

評論

  • 評論加載中...
?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