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刺殺小說家2》:技術上行,故事下行

時間:2025-10-22 10:04:11閱讀:0
國慶檔最大遺憾非《刺殺小說家2》莫屬:目前國慶檔電影票房2.96億元,終極票房預測更是已降至3.8億元,賠個底掉在所難免。想當年《刺殺小說家》第一部角逐2021年春節(jié)檔,屈居《你好,李煥英》《唐人街探案》之后排行老三,最終以10.35億元入列年榜11。

  曾念群

  國慶檔最大遺憾非《刺殺小說家2》莫屬:目前國慶檔電影票房2.96億元,終極票房預測更是已降至3.8億元,賠個底掉在所難免。

  想當年《刺殺小說家》第一部角逐2021年春節(jié)檔,屈居《你好,李煥英》《唐人街探案》之后排行老三,最終以10.35億元入列年榜11。影片結尾亮出“小說家宇宙開啟”宏圖,而高回報也給資方帶來新憧憬,第二部光劇本就打磨了兩年,制作成本也升級到三億檔。就在市場以為路陽迎來《繡春刀》后又一系列IP時,現(xiàn)實給片方開起了慘痛玩笑。

  尷檔尬命

  選擇國慶檔,可見片方所圖不貪,只要和第一部票房業(yè)績看齊,資金回籠即可,如能小爆更佳。可惜片方可能還是選錯了檔期。要知道2021年以來的國慶檔最高不過是2022年《萬里歸途》的15.93億元,而前兩年的國慶檔票房冠軍《前任4:英年早婚》和《志愿軍:存亡之戰(zhàn)》也就10.12億元和12.06億元,市場已無力復制2019年、2020年國慶檔盛景——《我和我的祖國》《我和我的家鄉(xiāng)》憑借天時地利人和,均斬獲30億元票房?!?a target="_blank" href="/kka/513864.html" title="刺殺小說家2">刺殺小說家2》放棄春節(jié)檔轉攻票倉弱得多的國慶檔,小富即安是一方面,信心不足也是一方面。

  目前,可能沖擊2026年春節(jié)檔的影片有《唐人街探案4》《飛馳人生3》《轉念花開》《驚蟄無聲》《鏢人》《女足》等,每一部都有沖冠的可能,《刺殺小說家2》要在這批作品中虎口奪食,勝算確實微乎。而且參照近三年春節(jié)檔的戰(zhàn)果,每一部種子選手均有死透的可能。以2023年春節(jié)檔為例,雷佳音領銜的《滿江紅》以45.44億元問鼎年冠,同檔他領銜的另一部《交換人生》的票房卻連前者的零頭都不到。2024年春節(jié)檔更甚,八部“主打星”逼出了《紅毯先生》《我們一起搖太陽》等四部影片撤檔的尷尬局面。而2025年春節(jié)檔,亦有《蛟龍行動》這種頂級投資遭遇觀眾冷落,最終無奈撤檔。

  更慘痛的是,這些撤檔影片中不乏口碑尚可,甚至是口碑上乘之作。其中寧浩的《紅毯先生》最慘,加上重映票房也未過億;《蛟龍行動》補拍重剪,票房依舊是可憐的3.9億元;而豆瓣口碑高達8.0的《我們一起搖太陽》,重映后也不過2.7億元。《刺殺小說家2》顯然不想重蹈這批影片的覆轍,故而選擇競爭貌似不那么極端的國慶檔。誰成想該檔期一下擠進十二三部影片,幾乎集體陣亡。

  從事后諸葛亮的角度說,《刺殺小說家2》沖擊2026年春節(jié)檔雖勝算不高,但春節(jié)檔觀眾對劇情要求相對寬容,會是視覺一流且不乏喜劇要素的《刺殺小說家2》的最佳歸宿。

  特效升級

  遙想當年的第一部,場面戲比例并不多,但完成度極高。除了一場圖書館打斗和一場街頭小斗,其余場面戲均集中在小說的奇幻世界中,依次是懸崖打斗、攻坊大戰(zhàn)、坊間逃生、院落擊殺,以及最后的赤發(fā)鬼大戰(zhàn),動作戲節(jié)奏明快,毫不拖泥帶水。其中,赤發(fā)鬼形象雖動作笨拙,但其巨物感和視效細節(jié)俱佳,尤其對比多年后的《封神第二部:戰(zhàn)火西岐》的殷郊法身像,那叫一個業(yè)界良心。此外黑甲的動作伶俐和喜感兼容,令人耳目一新。

  劇本并未給小說奇幻世界設定單獨的時間軸,而是以碎片方式嵌入現(xiàn)代線性敘事里。換句話說,現(xiàn)代文戲部分是主敘事。而這部分又由雷佳音主演的尋女線、于和偉與楊冪主導的買兇殺人線,以及董子健飾演的作家線三線合一:尋女線涉及拐賣兒童,帶有犯罪懸疑元素;買兇殺人線則是典型的犯罪元素;而作家線雖引出奇幻元素,使得影片被宣傳為“奇幻大片”,但其內核實則是犯罪懸疑題材。

  較之第一部,《刺殺小說家2》變化良多。首當其沖的是小說奇幻世界的變化,由第一部斷斷續(xù)續(xù)的碎片化,一躍成為線性主敘事?,F(xiàn)代部分雖然也保持一定的線性平行特征,但較之奇幻世界的篇幅和敘事性能,大有退化成碎片之勢。簡而言之,第一部是由現(xiàn)實世界的尋女線抽絲剝繭帶出一個綺麗的“弒神”奇幻世界,第二部則是試圖逆天改命的赤發(fā)鬼從奇幻世界向現(xiàn)實世界進發(fā)的反向“弒神”(弒殺小說家)。

  隨著奇幻世界的拓展,影片的特效水準和動作場面也水漲船高。除了皇城里的簡單過招,像霧中荒宅、山谷空襲等幾個重場戲都是群斗,對場面的調度和特效呈現(xiàn)的要求極高;而空文與赤發(fā)鬼的搏斗戲更是占據(jù)了大段篇幅,全程高潮迭起,極具沖擊力。尤其赤發(fā)鬼頭發(fā)的特效,每一處都力求質感逼真,費時又費心。說句不恰當?shù)模旱谝徊渴怯辛它c錢,靠精打細算做出了物超所值的效果;第二部是有了大錢放手花,各種花式疊加,哪哪都是真金白銀碼出來的。

  故事降維

  影片對沒看過第一部的人無傷大雅,反而對看過第一部的人不甚友好。就說這續(xù)篇的連貫性。第一部里所謂的“刺殺小說家”,是醫(yī)藥公司李老板(于和偉飾)指使手下屠靈(楊冪飾)雇兇殺人,雇的是尋女心切的關寧(雷佳音飾),殺的是正在創(chuàng)作《弒神》的空文(董子健飾),原因是空文寫的《弒神》危及到李老板生死。至于小說人物如何危及現(xiàn)實中的李老板,劇本除了李老板曾以車禍意外掩蓋謀殺空文父親并奪取研究成果的“因果”,并無具體且合理的交代。這可是第一部的天坑啊,原以為會是續(xù)篇的引線,沒想到直接給砍了,改成赤發(fā)鬼逆襲現(xiàn)實世界來“刺殺小說家”。

  赤發(fā)鬼穿越并無不可,可惜涉及現(xiàn)代的穿越部分,編劇并無實質貢獻,要么是簡單逛吃,要么就是各種強行穿越,場面混亂,毫無敘事力可言。片中常遠飾演的蟬,各種簡單粗暴的強取豪奪,為搞怪而搞怪,相較第一部,從人設到表演均是降維且降智的。其實第一部尋女的橋段可以繼續(xù)——對創(chuàng)作者來說,作品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,親生兒子被蟬奪去,和第一部關寧女兒被拐同理,拼盡全力去奪回便是——這么好的文學呼應,被編劇無視了。更可惜的是,赤發(fā)鬼穿越到現(xiàn)代,本可跟抄襲者蟬之間發(fā)生一系列“刺殺”戲碼,好好把這無恥之徒給修理一番,這等好料也被劇本無視。

  還有一處不連貫的地方,是雷佳音在片中飾演雙角的處理?,F(xiàn)實里他就幾場“打醬油”的戲;奇幻世界里,同樣戲份寥寥,露個面就消失了。而且,他在奇幻世界里不僅改名為“銅虎”,連造型都變了。第一部時,雷佳音飾演的爸爸在奇幻世界是赤發(fā)鬼的紅甲騎士,最后因父女間的羈絆喚醒意志,和空文聯(lián)手弒神。第一部紅甲騎士的造型非常搶眼,第二部若要延續(xù)這一角色,至少在造型和人物上保留些許紅甲騎士的元素。

  簡言之,第一部是特效和動作場面一流,故事二流,現(xiàn)在第二部是特效和動作場面一流且加量,故事淪為三流。要知道現(xiàn)在的觀眾消費收緊,不是靠華麗的打打殺殺就能糊弄的——影片除了技術層面的硬實力要匹配,故事邏輯與敘事智商在線,同樣重要。(作者為電影評論家)

評論

  • 評論加載中...
?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