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雪健

從藝經(jīng)歷:
  1982年電影《天山行》;1987年電影《鼓書藝人》1988年電影《大偵探》(上下);1989年電視劇《李大釗》;獲獎情況:
  1980年話劇《九一三事件》獲中國戲劇梅花獎;1985年電影《鋼銼將軍》獲1986-1987政府獎;1990年電視劇《渴望》獲第十一屆飛天獎最佳男配角獎第九屆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;電影《焦裕祿》獲第十一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第十四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;1991年電影《四十不惑》,1992年電影《如煙往事》,1994年電視劇《愛誰是誰》,1995年電視劇《遭遇昨天》,電影《搖啊搖,搖到外婆橋》獲第三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(shù)學(xué)會獎
  1954年出生于山東荷澤縣農(nóng)民家庭。1970年16歲時進(jìn)廠當(dāng)工人,1973年入伍,后考入空政話劇團(tuán)。1978年進(jìn)中央實(shí)驗(yàn)話劇院。在空政時,他曾因在話劇《九·一三事件》中扮演林彪而聲名大噪,不僅外形酷似而且氣韻奪人,并因此奪得戲劇最高獎"梅花獎"。
  1980年李雪健開始"觸電",他的第一部銀幕作品是《天山行》,他扮演指導(dǎo)員于海洲,初識話劇和電影表演之不同。1985年李雪健在影片《鋼銼將軍》中成功地扮演了將軍李力,自然而有威懾力,且從30歲演到60歲,頗具難度,他的表演受到專家和觀眾的好評。該片獲"政府獎"優(yōu)秀影片獎。
  1987年他受田壯壯導(dǎo)演之邀,在《鼓書藝人》中飾演老藝人方寶慶,演技更加成熟,并形成自己樸實(shí)而富于激情的表演風(fēng)格。
  1988年李雪健又在《大偵探》中扮演舊時代一個機(jī)敏狹義、耿直幽默私家偵探杜義甫,表演準(zhǔn)確流暢,張馳有致。
  1989年,李雪健因主演電影《焦裕祿》而名聲大震,李雪健以一系列生活化的細(xì)節(jié)和投入的表演塑造了一個感人至深的縣委書記形象,在全社會引起廣泛的共鳴,同時獲得了電影"金雞"、"百花"最佳男演員獎,李雪健在頒獎典禮上的講話樸實(shí)無華,卻令臺下掌聲大作:"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;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。"可見他為人為藝的真誠與謙遜。
  1990年無疑是李雪健演藝和人生之路的轉(zhuǎn)折點(diǎn),這一年我國第一部室內(nèi)電視連續(xù)劇《渴望》轟動一時,萬人空巷,李雪健在此劇中扮演可親可敬的鄰家大哥大成,這一形象一時間深入千家萬戶,他如家居般松弛自然的表演獲得觀眾認(rèn)可。他因此拿下電視"飛天"、"金鷹"雙獎。
  此后,已是"大腕兒"級的李雪健有意接演反差極大的角色,磨練演技。在李少紅導(dǎo)演的《四十不惑》中,李雪健演了一個不算太成功的知識分子形象,但在張藝謀未獲好評的影片《搖啊搖,搖到外婆橋》中,他出演的小配角卻蓋過了主角的光芒。他還賦予電視劇《水滸傳》中古老的宋江形象以新意。他的最新形象是陳凱歌的大制作《荊軻刺秦王》中的秦王,雖未上演,但絕對值得期待。   

?